近日,地质与测绘学院赵春红副教授连续在《Habitat International》(SSCI一区,IF 6.5)与《Land Use Policy》(SSCI一区,IF 6.0)top期刊上发表论文《How do planning intentions spatiotemporally drive 3-D urban growth》和《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underlying factors in urban transformations: Quantifying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plan intentions in the Austin Metropolitan Area, Texas》。
相关研究是在全球城市从粗放扩张向集约三维转型的进程中,以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1992–2019年规划意图为案例,系统分析了2011年前后两个规划期间“发展中心”和“保护区”两类规划意图对三维城市形态的影响。研究首次揭示规划意图影响力随政策迭代递增的规律——《Imagine Austin综合规划》,证实生态约束与基础设施协同作用。团队进一步结合Lidar与深度学习技术,以不透水表面比例(ISF)、建筑表面比例(BSF)和建筑高度(BH)为指标,通过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与倾向得分匹配构建对照组,创新性分离规划政策与其它驱动因素的因果效应。
相关研究突破性提出“规划文本明确性–政策实施效能”正相关框架,为多轮次规划迭代的动态评估提供了全新方法论,强调空间表述精准度与多主体协同机制是提升规划效力的关键,对全球高密度城市可持续转型具有重要启示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habitatint.2025.103307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landusepol.2024.107415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