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推进学院学风建设,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,激发学生学习动力,践行“为同学服务,让同学满意”的工作宗旨,地质与测绘学院开展“我为同学做件事”系列项目之晚自习辅导暨学习经验交流会,以多渠道、多方式服务天城大学子成长成才,为建设“一站式”书香校园做出积极贡献。21级地理信息科学2班唐子超和学生会主席孙志丹进行了经验分享。
唐子超
所获奖项
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十四届一等奖,十五届二等奖
城建杯数学竞赛一等奖
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
2021-2022和2022-2023学年一等奖学金
2021-2022优秀学生
2022-2023优秀学生干部
2021-2022优秀志愿者
2023年华测杯三等奖

在本次交流会上,唐子超就学科认识、专业知识以及学习态度等几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。
从学科认识方面,围绕本专业的市场需求及发展方向,用生动形象的例子讲述了对本专业独到的见解,详细探讨了本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,让同学们有了与众不同的认识。
并且阐释了相关专业学科内在逻辑,从学科内涵到方法再到应用,指明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,提出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应当是注重提高自身能力,而不是唯分数论,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要找准定位,脚踏实地。

在课余时间中,唐子超学长在宿舍为同学们答疑解惑。
孙志丹表达了对同学们“有一份热发一份光”的期望,能够不后悔,在大学期间找到自己所热爱的、真正需要的事物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面对迷茫的学弟学妹们对如何在专业中脱颖而出的疑问,学长学姐是这样回答的:
首先要明白脱颖而出并不代表是成绩要好,某个领域突出就行。选择大于努力,大学最重要的其实是找到方向,其次才是为之努力。例如,大部分人是想找工作赚钱的,那么就需要去了解人才市场和国家需求;如果想要走学术研究,那就去了解学术走向;如果是想进编制,就得去了解编制要求(教师编和公务员)。了解好方向后,才是去提升能力,而提升能力的途径是学习。但课本知识过关是能够自由发展前提,这就需要做个权衡利弊。所以统筹也是很重要的。
那么如何找到方向,提升能力呢?一开始总是找不到方向的,需要大胆尝试各种新鲜事物,尝试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,总结经验,然后找到方向。提升能力的话,就需要判断事情能否提升能力,然后静下心来去做,看书也好,做活动也罢,总之能提升能力的事情就好好的去做,总是有收获的。
最后,如果能够找到方向,并且开始针对性提升能力了,一定是会脱颖而出的,因为大学和高中不同,高中挤独木桥,拼死拼活别人也在拼命,最后大部分人十分努力还是被筛选下来,但大学是多元化的,只要在自己的路上稳扎稳打,一步一个脚印,以提升能力的心态而不是打败他人的心态去走,就会在自己的方向上脱颖而出。
总结
初心不忘,服务不止。地质与测绘学院“我为同学做件事”系列项目贯彻学校团结凝聚全体同学的宗旨,奉行以文化之风培育天成大学子的理念,聚焦同学们学习生活出现的困难并切实解决,展现天城大独特的文化底蕴、务实的工作作风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。
优良学风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是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、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。未来我院将持续做好学风建设工作,加强家校协同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不断开创学院学风建设新局面。